“看天吃饭”,是中国农民面对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无能为力的写照。不过,一系列来自中央政府的信息表明中国将采取有力措施,推动农业保险发展,为农民撑起“保护伞”。
1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,中国将加大对“三农”(农业、农村和农民)的金融支持力度。
此前,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表示,将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,积极发展农业保险。
分析人士认为,这表明今后一个时期,中国政府有望采取一系列实质性措施,解决目前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,加快涉农保险业的发展,农业保险将获得新的推动力。
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,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。官方统计显示,近十年来,中国平均每年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,2亿多农村人口受到灾害影响。而在灾害面前,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很差。没有农业保险的庇护,常常是“一次重灾,即刻致贫”“一年受灾,三年难翻身”。
2004年,保监会在上海、黑龙江、新疆等地启动了农业保险试点。目前中国近90%的省份都已尝试农业保险业务。20066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8.5亿元,为“三农”提供的风险保障达733亿元。
农业保险的推进,受到了农民的欢迎。2006年夏,台风“碧利斯”席卷华东沿海,上海市奉贤区的西瓜损失惨重。好在755户瓜农上过保险。瓜农潘和元说:“台风过后没几天,我就收到了保险公司5000多元赔款,不再像过去那样担惊受怕了。”
农业保险也面临一些问题。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郭左践说,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的不断加大,单靠地方财政补贴、缺乏中央财政支持,农业保险难以持续发展。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等问题,也成为农业保险持续稳定发展的掣肘。
中国再保险(集团)公司总经理刘京生说,缺乏一个有效应对农业巨灾的风险转移分担机制,巨灾损失基本上完全由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承担。一旦出现大灾,则可能置其于破产倒闭的境地。
为解决这些困难,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《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提出农业保险“三补贴”政策: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按品种、按比例给予补贴;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;建立中央、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。
目前,保监会、农业部已共同起草完成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》,廓清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、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原则和补贴方式等关键问题。下一步,就是与财政部取得共识,积极推动具体政策措施出台。